基础教学部
当前位置:基础教学部>> 教学工作
忽视中外文化差异惹麻烦
来源:基础教学部 发布人:郝丽洁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18/6/26 13:40:37 更新时间:2018/6/26 13:40:37
    一天,一位来自中国、在一所中学(美国)教授中文的尹老师在课堂上讲完课后,为了调节并活跃课堂氛围,加入了一些角色剧表演和竞技类游戏活动。她把班上十几名同学分成了两大组,分别用红色和黑色代表。在宣布游戏规则时,尹老师告诉两队的学生说,表现得好、没犯规的队就用红色的字给分数,犯规或表现不好的队就用黑色的字表示惩罚。教师在宣布这项游戏规则时并没有在意,觉得用两种颜色分别给两个表现不一样的队理所当然,并无不妥。但是第二天,尹老师一到学校还没进教室,就接到学校相关部门的通知,告知其被学生和家长以种族歧视的原因投诉。学校相关部门表示,尹老师在课堂上使用黑色表示惩罚,体现了对黑色人种的歧视,需要对其所教班级的黑人学生及其家长道歉。尹老师虽然觉得很委屈,但为了顾全大局,还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深刻致歉,而且还给每个黑人学生的家长发了一封致歉信。
    吕必松先生在《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问题的思考》(1990)中对教学只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等传统内容提出了批评,认为人们的交际能力至少应包括语言内容、语言技巧、交际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识四个方面。他指出交际文化是隐含着的文化因素,本族人往往对其习而不察,所以只有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对比研究才能发现其特征并揭示出文化差异的规律。这些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就包括我们案例中出现的敏感问题。案例中尹老师用黑色表示惩罚,代表犯规或表现不好的队,这在中国人看来是无可非议的一件事情,但可能会因民族、社会、文化、地区、情景、场合等因素的不同,而被视为老师上课时使用了具有歧视性的词汇。在西方文化中,黑色一般代表贬义,如:黑色的日子,表示凄惨、悲伤、忧愁的日子,像“黑色的星期五”;黑色在绘画、文学作品和电影中常用来渲染死亡、恐怖气氛;黑色是哀悼的颜色,人们常穿黑色衣服参加葬礼等等。除此之外,更严重的是,案例中尹老师用的“黑”字涉及到了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美国历史上,种族歧视问题是很严重的,尤其是对于黑皮肤的非裔来说,他们曾长期受白人奴役,对“黑”字是格外敏感。因此,在美国汉语课堂上,涉及到这个话题时一定要格外小心,慎之又慎,否则就有了种族歧视之嫌。凡是涉及歧视的言辞,在美国是禁用的。美国政府明文规定,用“非洲裔美国人”来取代“黑人”,用“亚洲裔美国人”取代“东方人”。教师不要在课堂上讲任何涉及肤色的问题,这个潜规则现在已被明确地写进了讲课规范里。作为老师,不应该对某一个民族或者是某一个肤色的同学有微冒犯(无意识的),甚至是进行语言上的侮辱和攻击。如果违反了此规定,往往会引发抗议的风潮,责任人也会受到严肃处理。案例中尹老师的做法虽然算不上是对非裔美国人或其他黑肤色人种的侮辱和攻击,但她的做法可以称得上是微冒犯。一个美国白人曾介绍他是如何避免犯错的。在美国,咖啡不加奶,叫做“黑咖啡”(black  coffee),但他去买咖啡喝,从来不说“black  coffee”,而是说“不加奶的咖啡”(coffee  without  milk)。貌似这位白人有点过于谨慎了,但这种谨慎对国际汉语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就容易在课堂上祸从口出,被贴上“犯政治错误”的标签。
    本案例中,尹老师忽视了中美文化差异,触碰了美国种族歧视的禁忌,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在国外汉语课堂中,还有很多禁忌需要教师们熟记于心,如:在英语文化中,“胖”是禁忌词,英美人在交往中不会使用“fat”来形容对方,如果形容一个人胖,用“overweight”来代替;美国文化中避讳“老”词,认为使用“old  person”来指老人是一种不敬,应该用“the elderly”或者更正式的“senior  citizen”来指称老人;在美国,任何宗教都是平等的,因而有意或无意地赞赏或批评某一宗教都属于禁忌。知己知彼,才能避免文化差异战。



                                                                  郝丽洁   
                                                                  6月23日

 
 
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450000 招生咨询电话:56657088 56657099 就业办电话:56068693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设计研发: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